日喀则是几类区(日喀则的地理环境)

一、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属于哪个省

属于: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

萨嘎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冈底斯山以南、雅鲁藏布江上游。总面积12411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加加镇,邮编:8586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7。区号:0892。拼音:Saga Xian。

萨嘎县基本概况萨嘎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的西北部,属边境县之一,全县边境线长105公里,为日喀则地区西部三县(仲巴、萨嘎、吉隆)之中心,东与昂仁县、聂拉木县接壤,南与吉隆县、尼泊尔王国为邻,西与仲巴县,北与阿里地区的措勤县相接。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冈底斯山脉以南的西南边缘,雅鲁藏布江上游。境内“219”国道横贯全县东西,也是拉萨通往阿里普兰的交通要道。全县总面积为2.55万平方公里,下辖七乡一镇,38个行政村,加加镇、达吉岭、如角、拉藏、雄如、夏如、旦嘎、昌果七个乡。现在总人口为12600人。全县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气候高寒严酷,无明显春夏秋冬之分,冬长夏短,属典型的高原性气候,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萨嘎县自然资源丰富,草场广阔,草场总面积达3975万亩,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羊成群,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美丽的地方”。有大量的菊科、禾本科、草科植物。境内分布较多的常绿针叶、灌木丛只有香柏一种(俗称爬地松),其分布面积较大,资源丰富,面积达274万亩。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野牦牛、野驴、藏羚羊、岩羊、黄羊、马鹿、獐子、灰兔、猞猁、狗熊、云豹、旱獭、鼠兔、温泉蛇和铲齿裂腹鱼、双须重唇鱼、斑切腹鱼、藏鹤、雪鸡、秃鹫、野黄鸦、野水鸭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铜、铅、金、硝、硫磺、花岗石、水晶石、石碳等多种矿产。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有10余条,总长度5000公里,其中,雅鲁藏江发源于邻县仲巴境内,流经萨县320公里,此外还有10多个小湖泊,6处地热温泉。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萨嘎县称为萨嘎宗,属西藏嘎厦(地方)政府管辖,全宗下辖9个甲措,11个雪嘎,有大小村庄40余个。1951年5月,萨嘎县人民同全西藏人民一样获得了解放,萨嘎县的政权体制形式仍维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1959年9月20日,西藏工委决定,成立中共萨嘎县临时委员会,1960年4月,成立了萨嘎县人民政府。1960年5月,中共西藏工委决定,正式成立中共萨嘎县委员会。

民主改革以前,萨嘎县教育、科技、文化一直处于空白,民主改革以后,特别是在第三次西藏工委座谈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项社会事业从零起步,有了较快的发展。

教育:1959年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方面筹措资金,于1961年成立第一所公办小学。县目前有12所学校,在校学生为125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左右。

医疗卫生:萨嘎县在民改前只有在上层阶级的家中有少数民间藏医,除此外,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医疗诊所。民改后,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关怀下,1964年萨嘎县建立起第一个卫生院后,经过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变成今天初具规模的萨嘎县人民医院。由住院部、门诊部、药房等几大部分组成,拥有各级各类医务专业人员80余人,在全县所辖的八个乡也相应地建立了卫生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卫生人员。

文化:萨嘎县因受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文化生活一直非常单调,枯燥。1987年以来,随着县委政府立足本县,扩大对外交流的政策转变,极大地丰富了县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现在县城有一座县电影院、三个歌舞厅、有一个县文化活动中心。1995年,在地区广电局的大力帮助下,县城驻地建立了闭路电视网,现在可以24小时转播8套有线电视节目,全县33个行政村已安装了“村村通”工程设备。县旦嘎乡的甲谐闻名后藏,据今已有1000多的历史,2002年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甲谐艺术之乡。

自然地理

萨嘎县属西高原山地,地势由北高东倾斜。该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的西北部,属全区边境县之一,全县边境线长105公里,为日喀则地区西部三县(仲巴、萨嘎、吉隆)之中心,东与昂仁县、聂拉木县接壤,南与吉隆县、尼泊尔王国为邻,西与仲巴县,北与阿里地区的措勤县相接。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冈底斯山脉以南的西南边缘,雅鲁藏布江上游,全县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

萨嘎县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北有冈底斯山、南有喜马拉雅山、中间夹有强拉山、同日伦布山等众多高山。山与山之间隔着开阔不等、互不连通的平川、沟谷。

萨嘎县境里大小河流有10余条,总长度5000公里,其中,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邻县仲巴境内,流经萨噶县320公里,此外还有10多个小湖泊,6处地热温泉。

萨嘎县属高原严寒带半干旱气候区。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寒冷,只有温、寒季之别。年日照时数在3000-3400小时之间。年无霜间105天左右。年降水量280毫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雪灾、风灾、干旱、霜冻、冰雹等。

萨嘎县自然资源丰富,草场广阔,草场总面积达3975万亩,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羊成群,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美丽的地方”。有大量的菊科,禾本科、草科植物。境内分布较多的常绿针叶、灌木丛只有香柏一种(俗称爬地松),其分布面积较大,资源丰富,面积达274万亩。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野牦牛、野驴、藏羚羊、岩羊、黄羊、马鹿、獐子、灰兔、猞猁、狗熊、云豹、旱獭、鼠兔、温泉蛇和铲齿裂腹鱼、双须重唇鱼、斑切腹鱼、藏鹤、雪鸡、秃鹫、野黄鸦、野水鸭等。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铜、铅、金、硝、硫磺、花岗石、水晶石、石碳等多种矿产。

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有10余条,总长度5000公里,其中,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邻县仲巴境内,流经萨嘎县320公里,此外还有10多个小湖泊,6处地热温泉。

风土人情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苏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像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像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谐一般在每年的藏历年和重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人所跳的一种舞蹈称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自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的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同甲”舞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一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子,右手是尼式银镯,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

“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每当藏历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流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一年一度的藏历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带,萨迦索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

“萨迦索舞”特点是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围内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庆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藏历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着佛教中各护法神的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不同乐器伴奏。跳神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最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藏历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香客欣赏。

风俗:萨地区藏族服饰种类较多,主要种类有:

罗巴:用大羊皮制的皮袄,一般用豹皮作领,黑灯蕊绒镶边,也有以氆氇或水獭皮镶边的。

得通:在农牧区氆氇缝制的各种上衣较普遍。

曲巴:用氆氇缝制的夏装宽衫,能避雨隔风。

察罗:用羔皮缝制的皮袄。

腰带:一般长3—4米,平时以布料作腰带,节日以绸缎作腰带,以蓝、红、黄、玫瑰等色为主。

鞋袜:多穿用牛皮缝制的皮鞋,用羊毛手工编织的袜子。

帽子:秋冬多戴狐皮帽,春夏戴毛呢绒帽。

装饰:妇女辫子用珊瑚、珍珠、翡翠、象牙、绿松石,佩腰带右侧挂精致银钩,左侧佩日月形银制品,妇女惯用项链,戒指,耳环,手镯等装饰物,多为金银制品,男子腰间喜佩刀,手着戒指。藏族服饰,既简朴,又奢华。平常日子,着装朴素,秋冬之际,多穿大羊皮袄、保暖、耐磨、耐赃,夏季多穿“得通”,凉爽适宜,轻巧方便。喜庆节日,盛装打扮,佩戴饰物,显示节日的隆重气氛。

经济概况

在十五期间,萨嘎县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61.5万元,比2000年增加2.6倍,年均增长21.47%左右,一、二、三产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52:1:47调整为2005年的29:22:49;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3830万元,比2000年增长83.8%,财政收入达到218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38.13%;人均GTP达到7702.8元,年平均增长10%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1965元,年平均增长11%。

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种植业三元结构由2000年的88:4:8调整为79:14.9:6.1。粮油总产每年保持在300万斤左右,进一步优化了畜群结构,农牧业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实现肉、酥油自给。2005年牲畜总增率和出栏率分别为10.36%和22.5%,新生仔畜成活率达到55.63%.牲畜年末存栏数达到299475头、(只、匹),畜产品商品率达到41.3%,比2000年增加1.1百分点。牲畜疫情疫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畜群防治密度100%。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965元,比2000年增长55%。五年来萨嘎县共投入扶贫资金1194余万元,为城镇低保对象按时足额发放了低保金65万元,基本解决了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部分农牧民群众开始向小康迈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萨嘎县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十五”期间,累计引进资金1290万元,特别是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990万元对县城格桑街进行了改造,极大地提升了萨嘎县以民族特色为主的城区面貌。

行政区划

萨嘎县辖1个镇、7个乡:加加镇;昌果乡、雄如乡、拉藏乡、如角乡、达吉岭乡、旦嘎乡、夏如乡。共有38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萨嘎,藏语意为“可爱的地方”。

萨嘎,公元14世纪帕竹政权即在此设“萨嘎敦巴宗”。解放前该宗设有东、西即僧俗两个宗本,由噶厦政府从哲蚌寺、色拉寺和大昭寺中直接选派任命。1960年4月正式成立萨嘎县人民政府。

萨嘎县辖8个乡,38个村委会:加加乡、雄如乡、昌果乡、拉藏乡、如角乡、旦噶乡、夏如乡、达吉岭乡。

2000年,萨嘎县辖1个镇、7个乡。总人口11947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加加镇 2407人、夏如乡 2326人、旦嘎乡 1315人、昌果乡 1200人、雄如乡 1612人、拉舞乡 1311人、如角乡 762人、达右岭乡 1014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萨嘎县在列。

二、日喀则的地理环境

日喀则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地区。经纬跨度在东经82°00′至90°20′和北纬27°23′至31°49′之间。全市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20公里。

日喀则大体处于喜马拉雅山系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日喀则地形复杂多样,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横亘全境南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万山丛生。在日喀则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3米)、卓奥友峰(8201米)、希夏邦玛峰(8012米)。其中位于日喀则与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雄居世界之巅,昂首俯视群山,还有7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此外,还有卡如拉、加措拉、马拉、仲拉、拉吉、马热拉等众多高山。

藏南谷地上段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的河谷平原,主要由拉孜——仁布宽谷和江孜——日喀则平原组成。另有喜玛拉雅山脉北侧、藏南高原上的朋曲河谷平原以及其一些零星的河谷平原。这些谷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气候宜人,水源较充足。日喀则共发现矿床、矿(化)点及找矿线索234处,有金、银、锌、铅、锂、锑、汞、铜、铁、锰、铯、铬、硼、云母、砷、食盐、芒硝、钾、水晶、硫、磷、明矾石、煤、泥炭、油页岩、菱镁石、瓷土、石膏、石墨、石灰石、仁布玉石等46种,其中硼砂储量较大。

主要开采的矿种有金、铜、铅、锌、铬、锑、玉、硼、矿泉水、花岗岩等。

金矿:日喀则采金历史悠久,储量颇丰,岩金开采所在地为谢通门县荣玛乡。砂金矿有南木林县达孜金矿、昂仁阿木雄金矿。

锂、硼矿:锂资源量达153万吨,三氧化硼资源量达3220万吨,钾为3590万吨,按1990年币值和三分之一可采比计算,潜在价值在1500亿人民币以上。秋里南木湖硼砂矿,伴生有部分芒硝,硼砂储量86万吨,品位达到28%以上。

矿泉水:矿泉水有岗巴曲登尼玛矿泉水和江孜龙玛矿泉水。主要生产曲登尼玛矿泉水。曲登尼玛矿泉水泉口海拔512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矿泉水水源,日出水量800吨左右。

建筑材料:砂石料主要在“雅江”及“年河”一带开采;花岗石主要在康玛县、谢通门县、拉孜县均有开采农牧业是日喀则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日喀则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牧业的发展快慢。日喀则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125万亩,占西藏自治区的1/3,粮油产量占西藏自治区的40%左右,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占西藏自治区的50-70%,粮油生产总量居西藏自治区第一位。畜牧业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年牲畜饲养量达550余万头(只、匹),折合800余万个绵羊单位,居西藏自治区第二位。

日喀则不仅是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大地区,也是盛产农畜土特产品的地区之一。据统计,畜土特产品有十几种。其中,亚东鱼、帕里牦牛、岗巴羊、桑桑酥油、霍尔巴羊、江孜大蒜、“联嘎姆”高级糌粑、日喀则荞麦、艾玛岗马铃薯、拉孜优质油菜籽等。

1989年日喀则农牧业总产值达18777.30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31.46%。其中,农业产值占49.40%,牧业产值占42.14%。

1999年粮油总产达到35.2万吨,比1994年增产7.2万吨,增长25.7%;农业总产值达87545.06万元,比1994年增加47381.59万元,增长5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270元,比1994年增加249.88元,增长24.5%;1999年牧业产值达42111.08万元,比1994年增加15291.88万元,增长36.3%,成畜死亡率仅为2%左右。

2002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8.4亿元,占总收入的65%。农牧民人均收入1690元,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长了65.7%和33.1%。日喀则粮油总产达到78091万斤,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产21925万斤和3550万斤,增长28.1%和4.5%。其中,粮食产量73984万斤,油菜籽产量4107万斤,蔬菜产量1.58亿斤。日喀则年末牲畜存栏控制在570万头(只、匹)。肉类总产量2.71万吨,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长57.6%和19.9%。奶类总产量5.72万吨,比1994和1999年分别增长60.7%和21.7%。

2013年,日喀则推广“藏青2000”良种8.5万亩,占全区推广任务的80%,推广“喜马拉22号”2.06万亩;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成为第二批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分别在江孜、拉孜等10县落实农机示范村10个;新续建青稞生产基地、退牧还草工程等农牧业项目19类186个,完成国家投资3.91亿元。2013年,日喀则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6亿元,同比增长3.7%。日喀则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所辖18个区、县中共有9个边境县,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1573公里,约占全区边境线长的一半。有4个开放口岸,29个互市贸易点。

1984年,由国家投资组建了日喀则首家专业外贸企业,2002年,日喀则共有各类外贸企业7家,有国有的、集体的、私营的和股份制的。

2002年日喀则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交易额达5亿元人民币(不包括互市交易额),比1987年的约7000万元人民币增长6倍多。

1984年至2000年,日喀则外贸公司累计出口活羊近10万只、出口羊毛4000余吨、出口油菜籽1500多吨、出口牛羊绒近1000吨、出口青稞约1.3万吨,累计出口创汇2193万美元,年均为农牧民转换现金收入约1000万元人民币。2002年,外贸公司实现出口创汇近500万美元,对外出口市场除传统的尼泊尔王国外,还开拓了印度、日本等国和欧美地区市场,对外出口产品除传统的羊毛、绸缎等外还开发了纺织品、机电品、玩具等。

2002年,日喀则共出口油菜籽2005吨,出口羊毛200吨,比2001年整整多了3倍。2001年日喀则互市贸易额为7890万元人民币,其中,出口5130万元、进口2760万元,2002年日喀则互市贸易额为8640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7106万元,同比增长约38.5%。

2013年,日喀则共有3个已开放口岸,1个待恢复开放口岸,28个互市贸易点。西藏自治区有90%的边境贸易在日喀则的各大口岸进行。樟木口岸的边境小额贸易额达到20.44亿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日喀则地区邮电局,建于1952年6月,当时的组成人员10余人,大部分人员均来自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八军官兵。同年10月1日,日喀则地区邮电局正式挂牌营业。当时的邮电局尤为困窘,只有几间破旧的房屋和落后的通信设备,业务仅有电报、电报汇款、信函、包裹等。邮政运输工具有解放牌汽车,马步班,邮路也开辟较少。1969年12月。邮电根据政府的需求,对邮、电进行分营,历时四年的分营,又于1973年8月,邮电开始合并,随后一直并肩到1998年。1998年9月10日,邮、电分营后,日喀则地区邮政局开始独立运行,下辖17个县(口岸)邮政局。日喀则自办局支局、所27个,拥有邮路6条,邮路总长单程2822公里,贯穿日喀则17个县(口岸)邮政局,其中国家一级邮路2条。2002年底,业务收入已达到958万元,业务总量961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为53519.55元。

日喀则电信分公司于2000年7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下设18个县(口岸)电信局和4个电信支局所。截止2002年底,日喀则18县(口岸)已开通17个县的光缆并进入本地网,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43248门,交换机实用容量已达28162门;通信光缆线路总长1878.37公里;长途业务电路总数达4910条、电话普及率由2002年的3.33%提高到4.41%,日喀则市城镇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8.82部,日喀则电信通信收入4824万元,劳动生产率达24.49元。

日喀则移动通信分公司于2000年7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并独立运营,单独核算,隶属于中国移动集团西藏自治区移动通信公司,2000年底网上用户2134户,业务收入750万元,固定资产334万元。

中国联通日喀则分公司是2000年8月11日,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批准,在日喀则国信寻呼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进行筹备组建,2001年3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西藏和平解放以前,日喀则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仅有骡马驿道,货物运输靠人背畜驮来完成。旧西藏日喀则地区有通往印度噶伦堡和尼泊尔的古道,日喀则通往印度的道路是由拉孜往西南经协噶尔、定日、聂拉木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至印度。1951年3月动工修筑了拉日公路,1955年10月20日竣工通车。结束了日喀则地区无“一条公路”的历史,开辟了日喀则地区公路建设的新纪元。1955年以工代赈动工修筑了日喀则至江孜的公路,1955年10月通车,全线长90公里,1956年修筑了拉亚公路,全长547公里。1958年修筑了日定公路,1960年修筑了拉孜至普兰的拉普公路,1962年日定公路作为中尼公路的一部分路段,进一步进行了改建,1962年动工修筑了中尼公路,1962年7月10日通车。1991年4月20日动工改建中尼公路大竹卡至日喀则路段,1992年11月通车;1993年4月1日动工改建中尼公路柳区至中贝乡路段,1994年11月通车。1960年动工修筑了加加至吉隆的加吉公路,1963年通车。1960年修筑了定日至吉隆的公路,全长190公里。1960年修筑了日喀则至南木林的公路,全线长60公里,1960年日喀则地区所属的十一个县中除聂拉木和谢通门两县外,实现了县县通车。1967年4月日喀则专署交建局对日喀则至谢通门公路进行了测设,1967年5月动工修筑。

七十年代日喀则县乡公路全长6153公里,81个区(乡)、336个公社、1338个生产队通公路或简易公路,不通公路的区14个、公社141个,生产队854个,通车率区占85.9%,公社占70.3%,生产队61%,11个县区区通公路,2个县社社通公路。

八十年代,日喀则地区十八个县均已通公路。99个区社中的92个区社已通车,475个公社中的365个已通公路,通车率达76.8%,2192个生产队中的2093个已通公路,通车率达95.4%,日喀则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达1716公里。

至2002年,已形成日喀则市中心,通往拉萨、山南、阿里、邻国尼泊尔、印度以及地区十八个县市;以G318、G219为主干线,以省道为骨干,以县乡公路、专用公路、边防公路为基础的公路交通网络。截止2002年日喀则公路通车里程为12242.691公里,日喀则2条国道 1240.625公里,6条省道871.096公里,14条县道1847.29公里,65条乡道3686.66公里,328条村道及边防公路(含专用公路)4597.02公里。日喀则无一条二级及二级以上等级公路;日喀则203个乡镇中,198个乡镇通公路,占乡镇总数的97.54%,5个乡镇不通公路,占乡镇总数的2.46%,1751个行政村中的1433个行政村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81.84%,318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18.16.%;公路密度为6.7243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1962.685公里,等外公路10280.006公里。

2011年7月8日,日喀则和平机场正式开航。

日喀则是几类区(日喀则的地理环境)

2013年,日喀则市区共有公交车辆89辆,市区公交线路9条,市周边公交线路11条。 2001年日喀则市18个区、县的建城区面积达26.44平方公里,比1996年增长45%。其中,桑珠孜区建城区面积达17.59平方公里,比1996年增长50%。2001年日喀则城市化水平为9.7%,比1994年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日喀则市的城市化水平为35%,比1994年增长5个百分点。1994年至2000年,日喀则固定资产累计完成20.37亿元。

2000年,日喀则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亿元,比1959年增长676.85倍,比1994年增长4.67倍,各区、县仅在1994年至2000年间,多方筹措资金5.02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和修建;其中仅桑珠孜区在这期间投资1.36亿元。截止到2002年底,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道路长度达39.1公里,面积 98.53万平方米,市区人均道路面积30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9平方米。

2002年,日喀则市内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月售量890吨,日供应量达74.17吨。市区新老水厂的年实际供水量达438万吨,其中新水厂是1995年由上海市投资4500万元修建的。邮电业务也比1959年增长313倍,比1994年增长13.5倍。城镇绿化方面,九五期间也有一定的提高,市区公共绿地面积为33公顷,园林面积48公顷,按日喀则市区常驻人口计算人均绿地面积近70平方米。 2008年至2011年,日喀则共完成60737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此共投入资金46多亿元。2012年,日喀则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18806户,自治区投入补助资金3.12多亿元已全部到位。在财政支持下,2008年—2010年日喀则完成142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10年—2011年完成378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008年至2011年,日喀则投入农林水事务资金60多亿元,落实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和僧尼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老人员、孤儿生活补助等各项社会保障资金预计达19多亿元,落实教育“三包”经费预计达8.5多亿元。

2013年,日喀则投资5.01亿元,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327个、农牧民安居工程11904户、30多个村整村推进工程,投资1.74亿元,解决5.32万人、293座寺庙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3.23亿元,电力入户4338户;解决33个乡镇、148个建制村的通畅和58个建制村、120座寺庙的通达问题;建成农村户用沼气9221座;完成各类造林22.7万亩。日喀则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实施,完成任务2.66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94%、96.09%。 2002年底,日喀则市18个县(市)共有中学2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纯高中2所;县(市)、乡镇小学217所,教学点729个,中等专业学校1所,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学(园)2所。日喀则小学在校人数85936人,初中在校生18481人,高中在校生3443人。幼儿园在园750人,社会力量办学在校生3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0.42%,初中入学率达到34%。日喀则有中学教职工1440人,小学教职工3304人,中小学教职工中藏族教师占总数的90%以上。截止2002年底,日喀则已经有13个县(市)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目标,“普六”人口覆盖率达到78%。

2007年和2008年,日喀则已全面完成“扫盲”、“普九”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以下。到2009年底,日喀则已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建立收视点235个,计算机教室78个,“班班通”教学资源系统111个,44%的乡(镇)完小实现了教学资源“班班通”。 1955年10月,日喀则人民医院正式成立,建院初期仅有45名医务人员,12张床位,设有内、外等九个科室,这是日喀则第一所正规性医院。1959年10月以来各县(市)医院也相续成立,1972年地区卫生学校成立,设有护士、医士、药剂、藏医等专业,成为我地区第一所培养医药专业人员的学校。1974年地区防疫站又宣告成立,并逐步开展地甲、麻疹等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麻风病医院,继面开展了计划免疫和综合防治工作。

1959年日喀则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地市2个,县级3个,床位55张,其中地市45张,县级10张,卫技人员82名,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0.18张,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0.11人,而此时的医疗卫生水平仅处于低级阶段,仅能开展一些常规的医疗诊治工作。

1982年日喀则藏医院成立,之后开办聂拉木藏药厂,成立瑞士红十字会援助的边雄藏医学校,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解决农牧区缺医少药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1983年,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开始起步。1986年,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又开始起步,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人口基金会的援助下,逐步在江孜等七县开展了基层妇幼卫生保健项目工作。

2002年日喀则合作医疗以县、乡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与95%,参加农牧民占日喀则农牧区总人口的78.08%;有19家防疫机构,有8家妇幼机构,有3家医院被评为“爱婴医院”,孕产妇死亡率从解放初期的502/万下降到2002年的38.37/万,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初期的430‰下降到2002年的25.49‰,人均期望寿命从解放初期的35岁提高到67岁,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59‰;共有藏医院2家,藏药生产厂家1个,17个县(市)均设有藏医科,形成了藏医药的医、教、研和藏药生产体系。2002年日喀则拥有各级卫生机构245个,床位1271张,卫生技术人员1614名,分别比1959年高出卫生机构240个,床位1216张、人员1532名。

2013年,日喀则实行农牧民及僧尼免费健康体检和儿童先心病医疗救治,完成农牧民体检61.51万人、僧尼体检4360人,筛查先心病儿童8.91万人,确诊129例,免费手术116例。藏历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日喀则既过藏历12月1日的“农民年”,又过藏历1月1日的藏历年。

林卡节:逛林卡是藏族群众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的一种民族习惯。以前,每年藏历5月1日至15日这半个月里,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游玩,逐步成为林卡节。

达玛节:藏语为跑马射箭。最初流行在江孜,其他许多地方也有举行。过去江孜达玛节于每年藏历4月19日左右举行。有赛马、比试骑术、角力等活动,但主要是搞展佛、跳神、祭祀等宗教活动。现达玛节时间多在农闲的6月份举行。

沐浴节:“天上闪现太白星,人间河须请郎中”这句人人皆知的话,指的是藏历7月中旬,太白金星在湛兰的天空出现一周,经星光照射的江河、泉水、溪水随之聚变而具有水之八德。当太白金星闪烁的七天中,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牧区,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提酒带餐到江河、去泉边尽情地饮水、游泳、沐浴、洗衣。

望果节:望果源于古代,盛于近代,是祈盼丰收而举行的活动。虽然各地的望果繁简不一,但其形式和内涵大同小异。开镰之前农事稍闲时,全村男女着上新装和僧侣一道列队转游庄稼地。队伍由持柱香、经幡、经书、宝伞、宝瓶、手鼓、锣钹、法号、彩箭的善男善女引路,全村人跟在后面。队伍按东南西北方向转游,每至一方祭此方神。在行进的途中不断地吹号、摇鼓、诵经、挥舞彩箭呼喊:“恰也怙秀,央也怙秀”(德福来吧,吉祥也来吧),烧香敬供村神,祈求丰收。转完了庄稼地便在荫凉处,进餐饮酒。过后进行赛马、赛牦牛、唱藏戏、跳舞等娱乐项目。

斗牛节:白朗县斗牛节在8月份举行,届时各乡村农牧民汇集一起,带着自家的公牛,进入指定的斗牛场,而后进行每乡、每村的斗牛比赛。比赛时二牛相斗难分难解,其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最终弱者被顶倒或落荒逃去,才可结束二牛之间的恶战。

三、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属于哪个市

属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

康马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5400平方千米/617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康马镇,邮编:8575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1。区号:0892。

康马县基本概况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康巴县成立,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日喀则、江孜两专区合并,康马县归日喀则地区管辖。

康马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全县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乡4100米,最高的乡4500米。县域内山大沟深,高山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80毫米,年平均温度4摄氏度,冬春多风,风力在5级左右。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矿产有金、银、铜、铁等。耕地面积4.7万亩,可利用草场488万亩,绿色植被覆盖率7%。全县辖8乡1镇、48个村民委员会、160多个自然村、人口3529户20036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4%,大部分农牧民群众信教。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元,同比增长83%,首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农村经济总收入4741万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产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的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学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医务人员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自然地理

该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属雅鲁藏布江河各地形,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高差仅在300~400米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西起阿里地区普兰县的纳木那尼峰,东到亚东——帕里的卓木拉日峰,绵延近千公里,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等海拔高度大于8000米的山峰耸立其间。喜马拉雅山脉主脊和北坡基本上都分布在日喀则地区境内,雪线大约在海拔5200—5500米。

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属。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大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属。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大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历史沿革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

康马,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江孜县辖两个区被划出成立康马县,隶属江孜地区。1964年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康马县遂归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风土人情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苏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象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谐一般在每年的藏历年和重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人所跳的一种舞蹈称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自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的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同甲”舞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一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子,右手是尼式银镯,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每当藏历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流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一年一度的藏历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带,萨迦索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萨迦索舞”特点是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围内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庆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藏历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着佛教中各护法神的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不同乐器伴奏。跳神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最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藏历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香客欣赏。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元,同比增长83%,首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

农村经济总收入4741万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产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

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的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

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学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医务人员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行政区划

康马县辖1个镇、8个乡:康马镇;南尼乡、少岗乡、康如乡、雄章乡、萨玛达乡、嘎拉乡、涅如堆乡、涅如麦乡。共有48个村委会。

康马镇

总人口2737人。

南尼乡

总人口2135人。

少岗乡

总人口2245人。

康如乡

总人口1823人。

雄章乡

总人口1853人。

萨马达乡

总人口1838人。

拉乡

总人口3168人。

涅如堆乡

总人口2068人。

涅如麦乡

总人口1634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康马县在列。

2017年2月21日,康马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四、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人口有多少

人口:约2万人

人口密度:1人/km2

仲巴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西部、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冈底斯山之间。总面积43594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拉让乡*,邮编:8588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3。区号:0892。拼音:Zhongba Xian。

仲巴县基本概况仲巴县位于东经82°-84.76°、北纬29.15°-31.8°,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日喀则地区的最西端,喜玛拉山以北,马泉河两岸,西衔阿里普兰县,北靠阿里地区革吉、改则县,东邻阿里地区措勤县和日喀则地区萨噶县,南与尼泊尔王国接壤。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仲巴县境内的杰玛央宗冰川,现正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仲巴县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绵羊、山羊、牦牛、马。

雅江源区域内已发现动物达60种以上,有喜马拉雅早獭、灰尾兔、野牦牛、藏野驴、藏狐、藏羚羊和沙丘上栖息赤麻鸭、黑颈鹤、斑头雁及河里生长的无鳞鱼和占世界种类90%以上的裂腹鱼等高原特有兽种和世界上的珍稀动物。

目前有县书店、电影管理站、电影院、邮政电信、商业外贸、金融、广播电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部门。1964年创办第一所小学,至今有小学3所。有各科技人员140多人,主要为畜牧兽防人员。共有卫生机构13个。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可覆盖县驻地。

自然地理

仲巴县南北长294公里,东西宽254公里;国土总面积为4.59万平方公里;约占日喀则地区总面积的1/4。县驻地海拔4772米,境内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

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岗底斯山的群峰林立,也有雅江源的雄伟壮观,更有南北两区的丰盛草原。

仲巴县境内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隆格尔等,山峦起伏。

喜马拉雅山

在青藏高原南缘,是一条长大的国际性山脉。位于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一线以南,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邻国境内。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巴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迦巴瓦峰,长约2400公里,宽约200~300公里。它由四条平行的东西向山脉组成,自北而南为:藏南分水岭、大喜马拉雅、小喜马拉雅、西瓦里克丘陵。在我国境内的,一般称为大喜马拉雅山。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以上,高于8000米的山峰有10座。

冈底斯山

冈底斯山,藏语意为“众水之源”,汉语亦称“冈底斯里”、“阿褥山”。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阿里的普兰和日喀则的仲巴、昂仁、南木林等县境内。东接念青唐古拉山,南接喜马拉雅山,北联昆仑山脉,平均海拔约6000米。是内陆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冈底斯山又名“凯拉斯”,意为“雪山”。自古以来是中亚和东南亚各地人们仰慕、朝圣和旅游的圣地。

仲巴县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境内主要河流有柴曲、促贡藏布、当却藏布(仲巴境内称马泉河)、来乌藏布、毕多藏布、江曲藏布等。湖泊有昂拉仁错、帕龙错、塔若错、森里错、麦穷错。著名的雅鲁藏布江上游水系当却藏布就发源于仲巴县境内的杰马央冰川。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的河流,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有“极地天河”之称。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海拔5590米的杰巴央宗冰川。

热不杰措

亦称“热不肩湖”、“塔木龙湖”,意为“极盛湖”。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4931米,面积9平方公里。系淡水湖,周围有天然牧场。

达巴绒曲

亦称“达娃龙曲”、“达巴茶曲”,意为“泥滩谷河”。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河内产裸鲤鱼、裸裂尻鱼。流域内有良好的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犏牛及藏系绵羊。

柴曲

亦称“擦曲”、“扎曲”,又称“擦曲藏布”、“柴河”,意为“盐河”或“碱河”。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雅鲁藏布江交流。河内产裸裂尻鱼。两岸有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犏牛及藏系绵羊。

仲巴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寒冷、风沙大、日照充足。年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不超过20℃,最低气温在-40℃,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无霜期为11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280毫米。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境内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有干旱、风沙、暴风雪、鼠害等。

2008年8月25日21时22分,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6.8级地震。一个多小时内,又在次发生4次4级以上余震。

风土人情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日喀则地区既过藏历12月1日的“农民年”,又过藏历1月1日的藏历年。

过年从藏历12月29日开始。按习俗,要举行“古恰”活动,即院内院外彻底打扫干净,屋内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这天特别注重对传说中的水神和灶神居住的厨房进行清扫和装饰。房内多种用具洗得干干净净,摆放整整齐齐。在墙上,用面粉画上八祥图徽,表示人寿粮丰,洋溢出祥和的节日气氛。入夜,先举行驱鬼仪式,然后全家人欢聚一起吃“古突”(古即九,突即面羹,是由面疙瘩、羊肉、萝卜、奶渣、人参果等料做成的)。按规矩,主妇给每人添九次。为了助兴和欢乐,人们还把辣椒、白石子、木炭、白羊毛等包进面团内,并用生面作成日、月、佛家三宝、歪脖子等形状,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着包有辣椒的,表示此人尖刻,白石子表示心肠好,木炭表示心黑,吃着白羊毛的表示性格温和,日、月、佛家三宝表示光明正大,歪脖子表示懒惰等。吃到这些东西都要即席吐出,引得哄堂大笑,妙趣横生。

大年三十,佛堂等装饰一新,五谷斗(卓索切玛)装满糌粑、麦粒、人参果等食品,插上麦穗,用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鲁古)供奉在佛堂前,表示吉祥。根据各家经济条件,在佛堂前摆好各种食品。

初一早上三、四点钟,要喝青稞煮酒。由家庭主妇将青稞酒、糌粑、奶渣、人参果等拌合的煮酒,送到各人被窝前让人喝,喝了再睡。这一天背水妇女起得很早,认为取开井水吉利。早上开始,一家人还要聚在一起,献“卓索切玛”,互相道贺新年,并吃羊头、灌羊肠、风干羊肉、油炸肉饼、麦粥等藏餐。近年,部分城镇居民也时兴摆上炒菜、好酒,丰富餐桌,调剂口味。这天一般不外出,不干活,不打扫。更不能摔坏东西,尽快玩耍,乐在其中。这天如有“折嘎”(说唱艺人)上门说唱,一定要赏酒物,认为吉利。

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拜访。人们喜气洋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客人进家门,先敬“切玛”,后敬酥油茶、甜茶、青稞酒。尔后可各据所好,玩藏牌、跳绳等等。有些村子的男女青年唱对歌,跳“堆谐”舞,初三起举行跑马射箭、演藏戏等文体活动。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仲巴县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特别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全县GDP达9324万元,牧民人均收入达2300元。年末牲畜存栏73.8万头(只匹)。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3850万元,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起步。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所,其中包括3所完小、5个教学点、1所希望小学、1所流动帐篷小学、1所戴帽中学,教师55名,学龄儿童2430名,在校生人数达17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67%和89%。现有电话用户319户。全县有2所医院,8个合作医疗点,群众享受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得到扩大。部分乡镇安装了电视接收站,“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中。援藏工作开局良好,受援工作进展顺利。当前仲巴县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

巴县经过认真研究和科学论证,提出了草原畜牧业、矿产业、旅游业和边贸经济为四大优势产业。其中草原畜牧业和边贸经济是全县的两大现实优势: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达4900万亩,理论饲养牲畜可达到200万头(只匹),现实际饲养达100多万头(只匹),近年年末牲畜存栏都在70多万头(只匹)以上,畜牧业是仲巴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仲巴县与尼泊尔王国传统的较活跃的边贸市点达5个,每年出售活畜都在10万头(只匹)以上,另外还兼售建材、百货等,总交易额均4000万元以上。矿产业和旅游业为仲巴县的两大潜在优势;经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锂、硼沙、砂金、铬铁矿等,品位比较高,还有较丰富的原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219国道线横穿全县境内400余公里,是通往著名的阿里神山、圣湖的必经之道。仲巴县还蕴藏着雅江源头自然保护区、达荣温泉、天然溶洞等旅游资源。

行政区划

仲巴县辖1个镇、12个乡:帕羊镇;琼果乡、扎东乡、亚热乡、布多乡、偏吉乡、纳久乡、吉拉乡、霍尔巴乡、吉玛乡、仁多乡、隆格尔乡、帕玛乡。共有59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仲巴,藏语意为“野牛之地”。

仲巴,1951年以前称珠珠宗,属阿里噶本管辖。1960年设仲巴县,由阿里专署管辖。1962年9月,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署管辖。建县时机关驻岗久,1964年3月迁扎东。由于当地沙害严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县址由扎东搬迁到扎东偏西20千米的马泉河与柴河汇合处刮那古塘。1990年8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县址迁至托吉。县府现驻拉让乡。

仲巴县辖3个区,13个乡(拉让乡、亚热乡、琼果乡、布多乡、帕羊乡、偏吉乡、纳久乡、霍尔巴乡、吉拉乡、隆嘎尔乡、吉玛乡、帕玛乡、仁多乡),59个村委会。

2000年,仲巴县辖1个镇、12个乡。总人口17860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帕羊镇 1851人、琼果乡 1225人、拉让乡 1342人、亚热乡 1094人、布多乡 451人、偏吉乡 1543人、纳久乡 1044人、吉拉乡 679人、霍尔巴乡 1085人、吉玛乡 1493人、隆嘎尔乡 2510人、帕江乡 1867人、仁多乡 1676人。

2020年6月,仲巴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西藏片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仲巴县在列。

2019年3月15日,仲巴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