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原方剂量

一、中草药名方: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

【来源】《伤寒论)。

【异名】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组成】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

【用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方论】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实验研究】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另再将上述各药分别亦按上法制成1:1的酊剂,观察五苓散及其组成的单味药对大白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证明:五苓散及其组成药物在给药后第1小时排尿率,与给药前对比有显著增强,其中以二苓及桂枝的作用最强。对照组药后2次的排尿率则无显著差别。第2小时各组的排尿率增加较少,第3小时则无明显的利尿作用。

提醒您:五苓散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二、五苓散配方

方剂名:五苓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 9g)泽泻一两六铢(15g)白术十八铢(9g)茯苓十八铢(9g)桂枝去皮,半两(6g)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服后多钦开水,汗出愈。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外感风寒,水湿内停证小便不利,头痛发热,烦渴欲饮,甚或水入即吐,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3、痰饮内停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方解:本方证为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所致。本方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外有太阳表邪未解,故发热头痛,苔白脉浮;邪热内传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因水蓄不行,津液不布,而烦渴饮水;由于水蓄于内,不得输布,故水人即吐,即为“水逆证”。

五苓散原方剂量

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走肠间,而为泄泻;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水饮内停,亦可成为痰饮证,痰饮内停于下,故脐下动悸;痰饮上逆,则吐涎沫;气化不利,阻碍清阳,故头眩;痰饮凌肺,则短气而咳。以上所治虽临床表现不一,但病机都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主证为小便不利。治宜利水渗湿,通阳化气,兼解表邪。

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甘淡利水,健脾渗湿,共为臣药。白术健脾祛湿;桂枝助阳化气,解表散寒,共为佐药。五药合用,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蓄水留饮自除。

三、五苓散,五皮散,实脾散——这三者有i什么区别

三种配方都有利水作用。五皮散可治遍身水肿,一般不单独用,此方主症,根据病因适当加药;五苓散治阳虚引起的水肿,用桂枝、白术通阳化气,用茯苓、猪苓、泽泻利水;实脾饮治寒湿困脾,用附子、干姜温脾,茯苓、草寇、厚朴除湿,白术、大枣健脾;大腹皮利气袪水;供参考。

四、五苓散与四苓散、胃苓汤、茵陈五苓散有何区别

五苓散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功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人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

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

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之功,适用于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之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