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背部图片

一、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

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

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后背有很多的经脉存在,是我们人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位,帮助我们像一棵大树一样挺拔,对着这些经脉按摩会有很大的好处,下面了解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

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1

背部反射区图

后背为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从颈下二寸开始,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

向下依次顺序为:

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

共为七个反射区。

五脏五怕:

1、“肝将军”怕堵;

2、“心君主”怕累;

3、脾胃忌生冷;

4、肺怕环境差;

5、肾怕缺水

背部反射区口诀——五脏六腑在背部的反应区

肺部娇嫩最上面,左边为心右为肝,

下面左脾右是胆,再下左胃右小肠,

臀上左肾加膀胱,右边子宫和大肠。

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2

背厚是因为经络不通吗

部分原因是因为经络不通,大椎穴淤堵导致大小脑空氧空血状态、气血不能上于头部。

会引起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脱发,大椎淤堵同时造成左右肩周血脉不通,脑血栓,脑梗,引起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劳损。

肩颈不好,影响了血液循环流向面部,就会使得面部的循环、排毒、呼吸和吸收受到阻碍,长期如此就会导致面部晦暗、没有光泽、肤色不均、皮肤松弛等问题。

运动不足的话会直接导致肩颈部的肌肉退化,背部就容易长肉。就算是平时没有时间坚持去健身房的话,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多做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一下肌肉。

上半身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话,会严重影响新陈代谢,导致脂肪囤积,久坐族应该常做肩部及背部的伸展运动。

背厚是哪条经络堵塞

第一,跟寒气湿气入侵有直接关系,身体自我抵御机制起作用,变厚的部分,是身体筑起的“防御工事”。

同时,这种“防御工事”的堆积,又会反过来影响经络的'通畅,经络不通,又会导致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积。

于是,背部就会越积越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背部变厚也有内部的原因,是脏腑出问题的体现。

上焦厚〈叫〉心肺火旺!中焦大〈叫〉脾胃不畅!下焦厚〈叫〉肾气不足!同时背部有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任何一个脏腑出问题,都会在背部的对应区域反应出来。

既然背部变厚是经络淤堵的后果,那疏通经络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背厚”的问题。

膀胱经是身体中最大的一条排毒通道,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各个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映射到膀胱经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说疏通膀胱经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无论你身体什么问题什么毛病,特别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经,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膀胱经是女人最大的两条排水排毒通道,背部脂肪厚压迫膀胱经会造成排水排毒不畅,毒素堆积,水肿、肥胖甚至疾病。

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3

做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

1、养肾强身。养好背其实也相当于养好肾,因为背部有诸多穴位具有强肾的功效。

2、疏通气血。背部遍布诸多的经络,一旦经络出现淤堵的现象,对人体的危害是较多的。

3、抗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衰老是正常的,想要延缓衰老,除了运动及改变饮食的方式之外,建议大家可以养背。

4、放松全身肌肉。因为背部的血液流通受到阻碍导致,想要缓解缓解疲劳及疼痛,使全身肌肉放松,这时养背是关键。

5、保护肝脏。背部有一个穴位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6、治疗颈椎病。保养背部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治疗颈椎病。

背部经络疏通的按摩手法

1、用毛巾热敷五分钟,使背部毛孔打开。

2、倒入精油于双手从上到下呈波浪式上背部精油,掌揉腰部顺着膀胱经拉至肩部,揉肩部至上部推出。

3、然后用手掌推膀胱经并搓热,用双手的拇指推膀胱经。

4、双掌揉肩、拿肩,拇指打圈揉肩部由颈椎推至风池并点揉,拇指推肩胛骨缝并拉抹肩部由上肢推出。

5、拿揉颈椎,双拳推拉肩颈,再用双掌合推拉肩颈。

6、双拳搓热背部,点膀胱经上的俞穴,指推背部三条线。

7、搓热腰部并点腰椎上的穴位(理夹脊、点夹脊、理膀胱经、点膀胱经、推膀胱经)双掌搓热由下往上搓热腰部。

8、双手再提拉腰部,后由腰部推向肩部从上肢排出,最后掌揉三焦,搓热膀胱经由上肢推出。

二、背部拔罐位置示意图解说,魂门在哪

魂门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简便取穴法:可以先找到与肩胛下角水平的棘突(该处为第七胸椎棘突),再向下数两个棘突(该棘突下凹陷处是筋缩穴),平筋缩外4横指的宽度即为3寸,是魂门穴。

三、背部拔火罐穴位图

后背拔罐的位置图片如下图所示:

切记拔完后不要洗澡,不要皮肤暴露。以免再次受风,等印记消差不多时在洗澡。

扩展资料: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颈肩综合征拔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酸胀、麻木及疼痛的颈肩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缘处皮肤上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将火罐吸附于皮肤上,并于病变部位来回推动火罐,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为宜。走罐后采用三棱针在痧点局部点刺,选口径适中的火罐用闪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约10分钟,每处出血约2~3毫升,隔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拔罐

四、人体后背穴位图,完整图

人体背部穴位主治:

1、络却穴、玉枕穴

身体方面:头痛眩晕、视物不明、鼻塞、热病无汗、失眠。

2、百会穴、后顶穴、强间穴、脑户穴

身体方面:头晕目眩、失眠、心烦、健忘、耳鸣

3、风府穴、哑门穴、大椎穴、天柱穴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颈椎病、头晕耳鸣、手脚麻木、鼻炎、胸闷、落枕;

皮肤方面:鱼尾纹、面部皱纹、毛孔粗大、皮肤过敏、油脂旺盛、暗疮。

4、大杼穴、风门穴

身体方面:咳嗽、胸闷气喘、鼻塞、肩背酸痛、伤风、咳嗽;

皮肤方面:神经性皮炎、额头肤色晦暗

5、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肺俞穴、阙阴俞穴、心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

身体方面:感冒咳嗽、心慌惊恐、面红发热、失眠健忘、身热头痛;

皮肤方面:红血丝、毛囊炎、过敏性皮炎

6、灵台穴、至阳穴、督俞穴、膈俞穴、譩譆穴、膈关穴

身体方面:虚胖、乳房松弛、烦闷不安;

皮肤方面:面色青黄、眼袋、皮肤粗糙

7、筋缩穴、中枢穴、肝俞穴、胆俞穴、魂门穴、阳纲穴

身体方面:少气乏力、精神不振、内分泌失调、心烦易怒、食欲不振;

皮肤方面:皮肤粗糙、皱纹、面色秽浊、色素沉积、口唇苍白无华。

8、脊中穴、脾俞穴、胃俞穴、意舍穴、胃仓穴

身体方面:消化不良、胃酸胃痛、痔疮、腹泻、腰背疼痛、体内湿气、腹胀、食欲不振;

皮肤方面:酒渣鼻、暗疮、红血丝、眼睑浮肿、面黄浮肿、面色潮红、油脂旺盛、嘴周痤疮、脂溢性皮炎。

9、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肓门穴、志室穴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腰酸痛、口干唇燥、脚冷乏力、便秘、腹痛、小便不利、阴部肿痛;

皮肤方面:黄褐斑、黑眼圈、暗疮、面色苍黄、肤色晦暗滞浊。

10、腰俞穴、长强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胞肓穴、秩边穴

身体方面:泌尿不畅、痛经、子宫内膜炎、便秘、性冷淡、阴部湿痒;

皮肤方面:皮肤干燥、粗糙、雀斑、妊娠斑。

11、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阴穴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经痛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便秘、阴部湿痒;

皮肤方面:雀斑、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面色苍黄、暗哑无光。

12、承扶穴、股门穴

身体方面: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便秘、痔疮、臀部炎症。

13、合阳穴

身体方面: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性内膜炎

14、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

身体方面: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痔疮、便秘。

15、跗阳穴、昆仑穴

身体方面:头痛、眩晕、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膝关节炎。

督脉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扩展资料:

人体背部有各脏器的背腧[shù]穴,这些穴位在功能上与各脏器相对应,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1、肺俞

①皮肤隆起的多为胸中有热,可有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应,可结合观察。

②本穴如有反应,在肺经的太渊、孔最、中府等处往往呈异样变化。

③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痰饮咳嗽之症。

④诊得条索状结节,周围皮肤有明显压痛者,多为咳嗽、气急、肺热胸痛、感冒等病变。

肺腧是天灸的常用穴:天灸是在三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将特定中药(如甘遂、细辛等)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使人体阳气得天阳之助,达到驱逐内伏寒邪、补益人体正气的目的。

伏日为庚日,庚日属金,与肺相配,故天灸善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天灸治疗哮喘往往选取肺俞、定喘、风门等,以宣通肺气,从而防治哮喘的发生。

2、心俞

①若有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

②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烦乱,恍惚健忘、纳呆等症。

③心脏疾患尤其是心痛时本穴如有反应,在巨阙穴处往往呈异样变化。

3、肝俞

整个背部图片

①局部皮肤隆起伴有压痛敏感者,多为失眠症。

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兼有明显压痛者,常见头晕、失眠、心烦不宁之症。

③出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患者有胁肋胀痛、脘闷、腹胀、黄疸、纳呆、寤寐不宁等症状,或有下肢内侧红肿的病变。

4、胆俞

①发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多属黄疸。

②凡有细条状及压痛者,多为下肢外侧痹痛,若在命门穴同时有气泡样反应者,则属下肢麻木。

5、脾俞

①局部皮肤凹陷,或按之软若棉样,以虚证为多。

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并有压痛者,患者常有头晕、失眠、乏力、健忘、烦躁、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状。

③若出现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者,为下肢内侧红肿、行走困难或大趾运动不利之征。

6、胃俞

①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痛感者,常是不欲饮食和有胃痛等病变。

②有棱状结节和明显压痛者,多有呕吐、不食、胃痛、腹胀或髋关节外侧有红肿现象。

7、三焦俞

①局部皮肤隆起,按之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明显者,多有腰痛、带下、月经不调、小便混浊等症状。

②若有棱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一般是耳鸣、重听、头痛、腹胀满闷、吐逆之征(妇女妊娠期亦可发现三焦俞有棱状结节)。

8、肾俞

①有条索状结节,凡压痛敏感者,一般是阳痿、头晕、腰痛及耳鸣之征。

②诊得棱状结节,兼有明显痛感者,多为血尿、腰痛、浮肿之症。

③局部皮肤隆起,有如卵圆形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肾虚有热,耳鸣、头胀之征。

9、大肠俞

①发现坚硬的圆形结节,且压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结。

②有棱状结节并兼有压痛者,大多有头痛、牙痛、腹痛、泄泻等症。

10、小肠俞

①凡结节椭圆质地较硬而压痛显著者,多有头晕、后头疼痛、后项拘挛之症。

②本穴出现气泡样转动感,多为妇女子宫下垂。

11、膀胱俞

①诊有柔软的椭圆形结节,大多数是遗尿症。

②按得棱状结节,并有压痛者,一般有发热头痛、小便频数、尿赤涩痛、腰痛、小腹胀痛、白带等症状。

③有细条索状结节、压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穴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