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变态反应分为哪几型)

一、变态反应机理是

变态反应性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型或Ⅲ型。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机制为变应原使体内产生IgE抗体,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环中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当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特异性结合,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和一系列化学介质的释放。引起本病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其次是激肽。这些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从而产生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一系列症状。

Ⅱ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如输血反应,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患者。当这些患者接受输血后,产生IgA抗体。再输入血液后即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及各种炎症介质,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

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样损害称荨麻疹性血管炎,属血管炎。

二、变态反应是什么意思

变态反应一般指超敏反应,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

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

根据反应出现的速度,分为速发型超敏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盖尔和库姆斯将超敏反应分为下述4种类型:

1、Ⅰ型超敏反应

又称过敏性反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该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消退也快,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一般仅造成生理功能紊乱而无严重的组织损伤。

变态心理(变态反应分为哪几型)

2、Ⅱ型超敏反应

又称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由IgG或者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超敏反应。

3、Ⅲ型超敏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它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到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和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4、Ⅳ型超敏反应

又称迟发性超敏反应。为免疫细胞介导的一种病理表现。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常见的类型是: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能使T细胞致敏。

三、变态反应分为哪几型

变态反应分为4个类型:

1、Ⅰ型变态反应,这种反应发生快,消退的也快,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类型,常表现出生理功能出现的紊乱情况,但是没有组织的损伤。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是皮肤粘膜出现的疾病,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湿疹等,对于呼吸道上的过敏反应,有过敏性鼻炎,喉头水肿,支气管哮喘等,在消化道上的过敏症有食物过敏性胃肠炎,还有全身过敏症那就是过敏性休克。

2、Ⅱ型变态反应,是细胞毒型,抗体是先同细胞本身的抗原成分相结合的情况,通过不同途径,杀伤靶细胞的情况。抗体和补体的介导细胞溶解。

3、Ⅲ型变态反应,是免疫复合物型,又叫做血管炎型的超敏反应。游离的抗原与抗体相结合的产物,若不能及时进行清理,就会在局部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参与下,引发一系列的反应致使组织损伤。

4、Ⅳ型变态反应,是迟钝的反应,由特异性的致敏细胞效应T细胞导致。这个是指局部接触到抗原后在24到48小时后才会全面爆发出炎症。

扩展资料:

变态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主要条件:

1、容易发生变态反应的特应性体质,这是先天遗传决定的,并可传给下代,其机率遵循遗传法则;

2、与抗原的接触,有特应性体质的人与抗原首次接触时即可被致敏,但不产生临床反应,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就可发生反应,其时间不定,快者可在再次接触后数秒钟内发生,慢者需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

Mellanby将疥螨接种于健康的志愿者。第一个月,受试者无症状,搔痒性丘疹往往在初次接种后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出现;第二次接种时,症状及体征迅速出现,没有初次接种那样长的潜伏时间,这提示疥疮的症状及体征是免疫应答导致的,属典型的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

疥疮是由人疥螨感染皮肤导致的,在缺乏免疫反应时,疥螨本身导致的症状极少。当机体对其产生免疫应答时,患者出现丘疹、风团、结节及结痂性丘疹,这些损害是机体对疥螨抗原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的结果。红斑、风团及极少发生的血管炎可能是由IgE或(和)IgM及IgG参与的体液免疫所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变态反应

四、什么是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某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也称为超敏反应。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